"同样是吃降肌酐药,为什么老张的肌酐从380降到120,老王的却纹丝不动?"
我的门诊上,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我常说不论是肾病病情还是用药都是具有个性化的,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人可能觉得我俩肌酐差不多,分期也一样,甚至滤过率水平也一样,那是不是吃一样的药就行?他吃能降下来,我也吃也能降下来?
确实肾病的治疗目前来看依然是以分阶段为主进行治疗,但是具体到每位患者却极有个性化。比如说两位患者肌酐都是300多,但有一位有多年高血压,另一位则没有,再用药就会有显著差异。
退一万步说,哪怕大家都是一样的肾功能水肿,指标和症状,但是每个人对药物使用后的反应不同,也决定了最终用药的情况,所以没必要比较。
也因此其实关键不在于吃没吃同样的药,而在于会不会"搭着吃",挑选合适自己的。
今天,就来讲讲在降肌酐方面常用的到一些药物组合方案?看看你用到了哪些?哪些更适合你的情况?
1+1>2的护肾组合:
组合一:"血管减压"为主
肾脏内毛血管内压高是导致肾小球及肾小管硬化纤维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内压高的原因主要是免疫炎症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致使出现高滤过高压状态。其次部分患者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导致肾脏血流灌注异常,会加剧肾内高压。
这个情况可以联合改善肾小球内压和扩张血管作用为主的药物组合。比如:
降压护肾“劳模”:沙坦及普利类药物可降低肾小球内压,给超负荷工作的肾脏"减负",同时修复肾小球基底膜也有积极的作用。
改善微循环新秀:列净类药物可积极以改善肾脏微循环,纠正受损肾小球硬化状态,稳定滤过状态。还有羟苯磺酸钙(500mg)及中医药内服外治的方案都可以积极疏通肾脏循环,相当于给肾脏"疏通下水道",从而减轻血管内压,让更多肾细胞可以“起死回生”,发挥作用,同时保护好剩余肾细胞。进而保护肾功延缓肾衰竭进程。
组合二:"肠道清道夫"帮手
肾脏损伤后不可逆后,要想把体内的毒素水平维持较低水平,除了积极去修复受损肾细胞和保护好剩余肾功能,还需要找到其他排毒“渠道”给肾脏减负。其中肠道排毒辅助治疗一直都是在用的一种方法。
比如常用到中成药及一些吸附类药物,比如尿毒清、肾衰宁、药用炭片都是通过吸附肠道内的肌酐、尿素氮等毒素,来排出部分毒素缓解肾脏压力。
此外还可以联合益生菌类药物,通过肠-肾轴理论,一方面是纠正肠道黏膜,有助于改善免疫炎症,保护肾细胞,另一方面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肾内免疫生态环境,起到排毒护肾的作用。
组合三:"细胞修复剂"
有些药物是明确具有抗纤维化,抗硬化,修复肾小球肾小管的作用,除了上面说的降压降糖药。这一类药物作用比较明确。
就是中成药类以虫草制剂为主的比如金水宝,百令胶囊等,多数患者会用到这些药,一定程度对肾脏早期的损伤是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是进入到肾功能不全及之后阶段,作用就比较有限了,所以也没必要神化或贬低这些药物,自然还是会有一些作用的。
此外就是中药及外用疗法对护肾,清毒,修复细胞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要恢复肾细胞要趁早,关键还要改善受损肾细胞的血氧供应情况,当肌酐等毒素水平非常高了以后(超过400),要想修复就得先排毒,那同时起到这两类作用的药物就是中医“内服外治”方案,更加系统的全面。单纯内服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但避免更多副作用可以联合药浴,足浴,熏蒸的疗法,这是非常关键的,两两联合才能实现强强联合。
所以在降肌酐方面需要做到三方面“护肾、活血、排毒”,同时预防并发症,这样才能真正维持肾功能走的更久。所给大家说句心里话:很多患者把希望寄托在"特效药"上,其实最有效的往往是科学的基础用药组合。就像搭积木,单块再漂亮也不稳固,关键是要找到最佳组合方式。记住,降肌酐不是目的,保护残余肾功能才是关键。
(用药提醒:文中所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个体情况不同,切勿自行配药)